中山市TBT預警防控平臺
——技術性貿易措施資源
近年來,羊肉摻假事件時有發(fā)生。特別是近期接二連三曝光的制售假羊肉案件,引發(fā)社會廣泛關注。以下就羊肉摻假事件進行回顧。
【羊肉摻假事件回顧】
事件1:2013年1月,遼寧省鞍山市公安局鐵東分局食藥偵大隊獲得一條線索,多家肉制品市場內有人低價出售牛羊肉。這些市場的牛肉卷20元一斤,而羊肉卷才8元一斤,根本不符合市場規(guī)律。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進行檢測,送檢的羊肉卷內有大量的豬肉成分,牛肉卷中含有鴨肉成分。經過警方調查后發(fā)現,這些劣質的牛羊肉卷均來自于鞍山一肉聯(lián)廠,該廠負責人楊軍(化名)之前就有過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前科。鞍山市食藥偵支隊隨即對楊軍實施了抓捕。經過審訊,楊軍交代,他不僅用豬肉、鴨肉頂替牛羊肉,為了讓這些牛羊肉卷更加逼真,他還按照2%的比例,在生產的肉卷中添加“3號”和“7號”兩種添加劑。其中,“3號”添加劑用于為肉制品保持水分、增添重量,“7號”添加劑用于黏合摻雜在一起的肉制品,并有增色的功能。經過檢測部門檢測后發(fā)現,兩種添加劑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等成分,且嚴重超標。警方轉戰(zhàn)北京、上海、黑龍江等多個省市和地區(qū),先后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17人。同時,遼寧省公安廳食藥偵總隊協(xié)調公安部在全國11個省27個市抓獲涉案人員76人,搗毀生產窩點11處,涉案資金達5100萬元。
事件2:2013年2月,陜西鳳翔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致人死亡案,抓獲潛逃半年多的犯罪嫌疑人郝某。經查,犯罪嫌疑人郝某常年非法宰殺豬、羊。2012年7月,郝某將非法收購的一只死羔羊宰殺后,發(fā)現羊肉顏色發(fā)黑,農藥氣味很大,放置冰箱冷凍后賣給烤羊肉的韓某,韓某在給盧某燒烤其自帶羊肉時故意調包,致使多人中毒并一人死亡。經查,中毒及死亡原因系食用含有甲拌磷農藥的病死羊導致。
事件3:2013年3月9日,濟南市平陰公安局經偵大隊在聯(lián)合平陰縣工商部門開展的集中行動中,發(fā)現并搗毀了平陰某冷飲大世界用于生產假“羊肉卷”的犯罪窩點,并將犯罪嫌疑人程某勇和馬某美抓獲,同時查獲制作假“羊肉卷”的原材料200余公斤。經調查,犯罪嫌疑人程某勇及馬某美在平陰縣榆山路經營某冷飲大世界期間,為謀取不正當利益,程某勇自聊城市高唐縣等地購買鴨肉后,指使馬某美將鴨肉切成肉片后包裝,并在肉片外包裝上粘貼“散裝小乳羊”標簽,冒充羊肉進行銷售。犯罪嫌疑人程某勇及馬某美已銷售的假冒“羊肉卷”達6000余公斤,并已先后銷售到平陰縣、肥城市、東平縣等地的超市和飯店;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經營期間,銷售金額總計達35萬余元,犯罪嫌疑人從中非法獲利12萬余元。
事件4:公安部網站5月2日發(fā)布通報,2013年2月3日,在公安部的統(tǒng)一協(xié)調下,江蘇無錫公安機關在無錫、上海兩地統(tǒng)一行動,打掉一特大制售假羊肉犯罪團伙,一舉搗毀江陰徐霞客鎮(zhèn)金鳳村、任九房村制售假羊羔肉地下窩點,現場查扣制假原料、成品半成品10余噸。經查,2009年以來,犯罪嫌疑人衛(wèi)某從山東購入狐貍、水貂、老鼠等未經檢驗檢疫的動物肉制品,添加明膠、胭脂紅、硝鹽等冒充羊肉銷售至蘇、滬等地農貿市場,案值1000余萬元。
隨后,央視記者探訪了制作“假羊肉”的源頭山東陽信發(fā)現,發(fā)現這里的肉制品加工廠近二百家,各類肉制品中,價格最低廉的“復合羊肉卷”價格為每斤6.5元,而這些貼著“羊肉卷”標簽的所謂羊肉幾乎都由鴨肉、鵝肉、羊油和保水劑復合制作而成的。據悉,食品用“保水劑”是一種復合磷酸鹽,在肉制品中,每千克添加不得超過5克,如果超量添加,會導致人體鈣質流失,對老年人、青少年、孕婦危害很大。
據悉,陽信已迅速采取措施打擊個別不法企業(yè)和商販制售假羊肉行為,對四家企業(yè)的肉類產品進行了封存處理。據介紹,5月4日晚,陽信縣委、縣政府連夜召開緊急會議,組成工作組進入相關制假企業(yè)初步調查,對企業(yè)的羊肉產品進行封存。5月6日下午,陽信縣人民政府發(fā)布《關于山東陽信假羊肉事件初步調查情況說明》。目前,陽信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專項整治活動,進行了拉網式地毯式摸底排查。今后還將定期不定期開展專項整治活動,建立長效監(jiān)管機制,進一步提高監(jiān)管水平。
5月6日,上海市食安辦召開專題新聞發(fā)布會,上海市食安辦稱,已全部查清從江陰流入上海的“問題羊肉”在上海的銷售情況,查獲9家個體小熟食店涉案“問題羊肉”制品共計70余公斤。這9家個體小熟食店在今年1月至2月期間均被江陰警方查處,并且已控制和銷毀全部問題產品。
事件5:公安部發(fā)布制售假羊肉案件之后,輿論一片嘩然,緊接著一名上海市民舉報上海周浦萬達廣場品尚豆撈坊(上海豪賀餐飲有限公司)供應涉嫌制假羊肉片,經浦東新區(qū)食藥監(jiān)部門對問題羊肉進行抽樣送檢,DNA檢測結果表明,其供應的羊肉片含有豬肉和鴨肉成分,涉嫌銷售假冒食品違法行為。該店已被立案查處,停業(yè)整頓。而其采購的問題羊肉,則來自于位于上海市閔行區(qū)漕寶路上的鑫品南北干貨批發(fā)市場。不過,這起“問題羊肉”事件,與5月2日公安部公布的制售假羊肉案并無關聯(lián)。
5月3日下午,上海市工商局閔行分局聯(lián)合食安辦、公安等部門,對該批發(fā)市場進行了突擊檢查,在一名為“牧聯(lián)國際凍品”的商戶倉庫內發(fā)現大量產品標稱為“雨軒齋”的“新西蘭羔羊肉卷”,但這批產品卻沒有任何生產日期和配料表。被查獲的鑫品南北干貨批發(fā)市場相關商戶的出貨單顯示,這些可疑產品流入了傣妹、小肥羊、譚火鍋、品尚豆撈、澳門豆撈等知名火鍋店。不過小肥羊和傣妹均表示否認,稱并未在那家批發(fā)市場采購。 經了解,5月5日,上海一些品尚、傣妹火鍋的門店已經暫時停止銷售新西蘭羊肉片等部分羊肉制品。
上海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,檢查人員已對可疑“羊肉卷”進行取樣,并組織權威檢測機構對樣品進行檢驗。將通過DNA檢測技術,查明“羊肉”中有無其他動物肉類成分;同時檢測理化指標及添加劑成分,預計一周左右可出檢測結果。
來自于鑫品南北干貨批發(fā)市場的“問題羊肉”,已經查明的是進入了上海的13家火鍋企業(yè)。5月7日,上海市人大組織食品安全執(zhí)法檢查,專題調研食品安全社會監(jiān)督機制建設情況。上海市食安辦主任閻祖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,這13家火鍋企業(yè)都是小型企業(yè),沒有知名品牌在內。他同時表示,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傣妹和小肥羊火鍋店使用了“問題羊肉”。不過,由于案件尚在偵破過程中,閻祖強表示,涉及企業(yè)具體名字不便透露。
事件6:5月6日,蘇州市衛(wèi)監(jiān)部門突擊開展火鍋店肉制品專項檢查。在南環(huán)路人民路附近一家"澳門豆撈"火鍋店內,檢查人員發(fā)現一種名為“速凍羊肉、鴨肉混合涮肉”的產品。而在剛剛對菜單的檢查中,執(zhí)法人員發(fā)現,該豆撈店里只銷售一種羊肉,就是菜單上的那款“新西蘭羊肉”。對于這個問題,餐廳負責人語焉不詳,始終不愿正面給予明確答復。
事件7:5月7日,《海峽導報》報道廈門一位火鍋業(yè)內人士向導報記者爆料稱,“假羊肉”并不稀奇,根據其羊肉供應商反映,確實有火鍋店在用9元/斤的假羊肉破壞市場。 這些假羊肉多采用羊肉和鴨肉混合壓制的“混合肉”,一般人很難分辨出來。一大型火鍋店主稱自己曾經就上過供應商的當。而廈門的工商部門和衛(wèi)生監(jiān)督部門已經在著手摸底市場情況。
事件8:山東摻假羊肉爆出后,深圳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下屬深圳市食品安全監(jiān)督管理局5月6日就下文要求各分局加強對肉制品的監(jiān)管檢查和抽檢。其中,深圳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龍崗分局在執(zhí)法檢查過程中發(fā)現一家餐廳用混合羊肉卷假冒純羊肉卷銷售給消費者,因涉嫌消費欺詐現已被立案調查。
5月10日,南方都市報曝光深圳三大農批市場均存在摻假羊肉,銷售者直言不諱地指出系鴨肉摻假。5月9日,南都記者向深圳市食品安全監(jiān)督管理局反映情況后,對方組織各分局執(zhí)法人員與南都記者前往查處,但在南山農批市場,記者目睹并記錄了市場管理人員向商鋪通風報信,告知其深圳市監(jiān)局行動動向。深圳市監(jiān)局回應稱,對于其工作人員是否存在事先向有關人員通知有關檢查信息的情況,已成立工作組,將對此事進行徹查,嚴格處理。
南都的報道出街后,市監(jiān)局南山分局的工作人員稱他們向市局領導作了匯報,市局要求他們檢測送檢牛羊肉的DNA,以確定牛羊肉的真?zhèn)巍K麄冇?月9日下午再次來到南山農批,再次提取新的樣品。涉嫌售假的店鋪已經關門,截至5月9日下午5時,市場方面通知了其中一家鋪的店主前來打開卷簾門,讓工作人員進去提取樣品。南都記者與深圳市食安局查處南山農批市場摻假羊肉后,,將三個肉類樣品送往深圳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下屬的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龍華分部,分析摻假羊肉的DNA成分。經檢測,深圳南山農批市場查獲的涉嫌摻假羊肉樣品中查出鴨、豬、雞肉的DNA。
【羊肉摻假方式】
由上述報道來看,目前羊肉摻假比較多,其方式一般是:一羊肉中摻入豬肉、鴨肉、狐貍肉等其他價值較低的肉類;二是直接用豬肉、鴨肉摻上羊油、香精、羊肉粉等,有些還摻色素,這種方式較難辨別。摻假常出現多的地方就是烤肉和羊肉卷。
【國務院反應】
5月8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研究部署抓好當前農業(yè)生產、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平穩(wěn)等工作。會議明確,嚴格食品安全監(jiān)管,嚴厲打擊肉類產品摻假售假等違法違規(guī)行為。
會議提出,支持肉牛肉羊標準化規(guī)模養(yǎng)殖場基礎設施建設。充分利用現有畜牧良種補貼等資金,加大對生產大縣的扶持,增加牛羊肉供應。嚴格食品安全監(jiān)管,嚴厲打擊肉類產品摻假售假等違法違規(guī)行為。
【我國對羊肉的相關規(guī)定】
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,對肉品衛(wèi)生、檢驗等有一定要求。195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部、衛(wèi)生部、商業(yè)部聯(lián)合頒發(fā)了
《肉品衛(wèi)生檢驗試行規(guī)程》
,要求屠宰前后都按規(guī)程進行檢驗處理。之后又頒發(fā)了《肉與肉制品衛(wèi)生管理辦法》(衛(wèi)生部令第5號)
,對肉品加工、貯運、銷售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都作了統(tǒng)一規(guī)定。1994年國家頒發(fā)了標準《牛肉、羊肉、兔肉衛(wèi)生標準》GB 2708-1994
《牛肉、羊肉、兔肉衛(wèi)生標準》(已作廢),此標準把鮮、凍牛、羊、兔肉從感官(色澤、組織狀態(tài)、粘度、彈性、氣味、煮沸后肉湯)到理化指標(揮發(fā)性鹽基氮、汞)都作了明確的規(guī)定。目前,GB 2708-1994
已被《鮮(凍)畜肉衛(wèi)生標準》GB2707-2005
取代。該標準規(guī)定了解(凍)畜肉的衛(wèi)生指標和檢驗方法以及生產加工過程、標識、包裝、運輸、貯存的衛(wèi)生要求。
1987年月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(yè)部批準頒布了我國第一個關于專門針對羊肉的標準
GB/T 9961-1988
《鮮、凍胴體羊肉》(已作廢),由于社會發(fā)展的要求,此標準幾次進行修訂,被現行標準GB/T9961-2008
《鮮、凍胴體羊肉》替代。
另外,農業(yè)部于1999年發(fā)布了
《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的通知》
,其中規(guī)定了54種獸藥在羊肉中的最高殘留限量。由于現在有些企業(yè)、個體養(yǎng)殖戶為了減少投入、謀取暴利、不重視防疫、亂用獸藥、激素、重金屬,并且在屠宰、加工、儲運過程中不遵守衛(wèi)生檢驗規(guī)程和標準法規(guī)要求,導致我國的羊肉潛伏傳染病,獸藥、激素、重金屬殘留超標,使羊肉品質下降,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身心健康。為了降低或排除對人體的危害,我國農業(yè)部2002年批準發(fā)行了農業(yè)行業(yè)標準《無公害食品羊肉》NY5147-2008
。但實施《無公害食品羊肉》標準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,從羊場的飼養(yǎng)管理、飼喂飼料、屠宰場的設置、屠宰檢驗程序及羊肉的無公害管理等方面,都要達到標準,必須出臺更嚴格、可行的法規(guī),隨著科技的進步,獸藥、農藥、飼料添加劑的更新,羊肉的質量標準也應隨之改變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我國沒有發(fā)布針對羊肉片的國家標準,只有河北省發(fā)布了地方標準
《速凍機削(切)牛、羊肉片》DB 13/T 1238-2010
。
【擦邊球:混合肉卷】
在網絡上搜索“混合肉卷”,發(fā)現許多廠商在銷售類似產品,也都公布了食品生產許可證和衛(wèi)生許可證編號。
目前,我國對食用肉類的標準針對大類,比如國家食品衛(wèi)生標準規(guī)定對畜肉、禽肉甚至獸肉等可食用肉類的衛(wèi)生標準,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(主席令第9號)
則規(guī)定了這些肉類必須經過檢驗檢疫合格后才能食用。此外,根據國家標準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》(GB7718-2011)
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,產品標示必須明示配料,即產品由什么東西加工而成,要在配方表中標明。凡符合這兩點要求的肉類都是可食用的。但是,如果“混合肉卷”借其他身份混上餐桌,就涉嫌欺詐消費者;如原料未經檢驗檢疫,或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違法添加物質,更是涉及食品安全的大事。
簡言之,“混合肉卷”本來是一種合法的商品,但是如果店家的混合肉來源不明,并將它以“羔羊肉”的名義出售給消費者,就涉嫌虛假宣傳,欺詐消費者,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。
【為什么摻假】
羊肉摻假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驅動。由于羊的生長周期長、多胎率低、養(yǎng)殖成本高,造成羊肉價格遠高于豬肉、雞鴨肉等肉類價格,而隨著消費者意識到羊肉具有更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以及消費水平的提高,市場對羊肉的需求日益增加,在高價以及供不應求的情況下,不少商家鋌而走險,加入了“羊肉造假大軍”。
【摻假羊肉難以鑒別】
據江蘇《現代快報》5月6日報道,江蘇省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研究院有關專家表示,通過檢測DNA來進行鑒定檢測有一定的難度。“如果是單獨一塊肉,比較好檢;但如果是混合肉,情況就復雜多了。”他舉例說,比如有一袋羊肉卷,要檢測里頭到底有沒有羊肉,以及有沒有其他動物肉,那要采樣提取DNA的方法。
這時存在多種情況:一種,本身不含羊肉,是其他動物肉混合了羊油,這種情況無法檢測到羊肉的DNA片段,那就要搞清楚,究竟是什么動物的肉;第二種是,其他動物肉加上了部分羊肉或羊下水,只要含有羊的組織成分,就可以檢出羊的DNA片段,這時同樣要搞清,里頭含不含其他動物的肉。
【假羊肉對人體健康的危害】
原則上說使用鴨肉、豬肉、狐貍肉等肉摻假制成的羊肉卷對人體沒有什么危害,但這些肉質的原材料如果來歷不明或不新鮮,可能對身體帶來危害;也有部分商家為降低 成本來歷不明、未經有關部門檢疫的肉,這種肉很可能攜帶對人體有害的病菌,對人體危害極大;再有就是一些添加了色素、香精的假羊肉卷很可能過量超標的添加食品添加劑;或者商家使用“羊肉精”一類的物品,長期食用,加重肝臟負擔,可能會誘發(fā)其他疾病。
【分辨真假羊肉有三招】
一看:假羊肉的白肉和紅肉是分開的,白是白,紅是紅,一塊一塊的。真羊肉的白肉和紅肉是相接的,紋理很清晰。
二觸: 把羊肉片化凍,化凍后的假羊肉紅肉和白肉輕輕一碰就分開了。
三聞:把羊肉放入鍋中燙一下,如果羊騷味沒了或變淡了,極有可能是假羊肉。
記者咨詢了一家大型冷凍牛羊肉批發(fā)商,證實上述分辨方法比較靠譜。同時,他也介紹,所謂假羊肉,多是羊肉和鴨肉的合成肉,不少火鍋店的“低價羊肉”就用了此類合成肉,哈爾濱市面上也有這樣的合成肉。
他還提醒,如果在超市買速凍羊肉片,最好先看包裝。現在市面上出現一種“羊肉制品”、“速凍調理肉制品”的“羊肉片”,實際上并非純羊肉,而是鴨肉、豬肉的合成肉,所以消費者要注意看外包裝上的“配料表”。此外,還要注意外包裝上有沒有注明廠名廠址、QS標志等,選擇有品牌的更安全。
【怎樣挑選到好的羊肉】
1、顏色:肉質成鮮紅為品質好的羊肉;如肉質發(fā)白的為注水羊肉,顏色暗紅的為放置時間久不新鮮的羊肉。
2、紋理:紋理細膩,肉質緊實、有彈性,外表不粘手;
3、聞:具有羊肉的膻味、味道正常無異味;如聞有腥臭味則為不新鮮羊肉。
【相關標準和規(guī)定】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(主席令第9號)
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》(GB 7718-2011)
《肉品衛(wèi)生檢驗試行規(guī)程》
《肉與肉制品衛(wèi)生管理辦法》(衛(wèi)生部令第5號)
《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的通知》
《鮮、凍胴體羊肉》GB/T 9961-1988
(已作廢)《鮮、凍胴體羊肉》GB/T 9961-2008
《牛肉、羊肉、兔肉衛(wèi)生標準》GB 2708-1994
(已作廢)《鮮(凍)畜肉衛(wèi)生標準》GB2707-2005
《無公害食品羊肉》NY 5147-2008
《速凍機削(切)牛、羊肉片》DB 13/T 1238-2010